张曼菱 云南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天津作协为专业作家。1998年为云南省委“人才引进”,致力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和传播。
采访西南联大人物计有200余人。其中有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哲学史家、艺术家、诗人。
他们的谈话围绕“西南联大”这一主题,展现出博大精深的追求历程与高尚情操。
采访成果已结集出版为《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西南联大行思录》等作品,为当代人认识与研究“西南联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费孝通(1910-2005)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江苏吴江人。1928年起先后在东吴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学习,获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38-1940年任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社会学系副教授,1940-1946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44-1946年兼任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教授等职。他长期研究我国小城镇问题。著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
杨振宁(1922-)西南联大1938级物理系本科生,1941级研究生。安徽合肥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本科论文导师为吴大猷教授,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1945年去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博士论文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1949年与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2017年放弃外国国籍,由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论文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著作有《杨振宁文集》《曙光集》等。
朱光亚(1924-2011)西南联大1941级物理系学生。湖北武汉人,“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政道(1926-)西南联大1944级物理系学生。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著有《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李政道文选》《科学与艺术》《物理的挑战》等。
陈省身
董树屏
吴征镒
郑林庆及张履芳
邹承鲁
沈克琦及张星
梅祖彦
郝诒纯
申泮文
杨业治
芮沐及周佩仪
郑敏
熊秉明
朱自清儿子朱乔森
王力夫人夏蔚霞
余树声
赵宝煦
任继愈及冯钟芸
闻一多子女
李曦沐(李晓)
许渊冲